摘要:虽然支付宝口口声声在谈场景社交,但一个值得注意的是新版支付宝其实算不上全功能的社交网络,至多是一IM工具,不具备微信的朋友圈功能,这进一步限制了社交属性。从模式上说,支付宝的“借款”功能已经和P2P个人网贷差不多了,但是朋友间借钱收利息这件事在人情上是否行得通还有待商榷,另外如果出现逾期不还款而且支付宝账户里的钱也不够时该怎样追回借款也是一个重要的风控问题。...

支付宝7月8日发布最新9.0版本,加入了两个新的“商家”和“朋友”一级入口,分别替代“服务窗”与“探索”,宣告切入了线下生活服务与社交领域。由于新版支付宝在设计和配色上多有微信的痕迹,引得人们一片惊呼:支付宝挖去了整个微信团队。
据了解,前几年阿里也曾想通过“来往”杀入社交领域,结果铩羽而归,此番借助旗下的王牌业务支付宝来切入社交,可见阿里对这块蛋糕的重视程度。微信在社交领域的地位将不断被挑战,同样微信支付也在与支付宝展开竞争。但支付宝方面否认了做聊天工具的意图,称是在积累各种场景下的用户关系链与信用数据,相应地添加了借条、群账户、群付款等功能。
看好新版支付宝的"钱景社交"吗?
不难发现,支付宝的“朋友”是基于金钱交易的,无论是吃饭买单还是投资理财,都与钱紧密相关。在添加朋友、建群方面,支付宝倒是做得和微信一模一样,甚至还强调突出了自己的实名优势,吐槽微信上存在身份不明人物,不堪信任。
虽然支付宝口口声声在谈场景社交,但一个值得注意的是新版支付宝其实算不上全功能的社交网络,至多是一IM工具,不具备微信的朋友圈功能,这进一步限制了社交属性。
打开新版支付宝,你看不到朋友的动态;点击任意朋友头像,进入页面后的选项也只有发消息和转账,这些是简单的IM功能,还属于最早期的社交产品形态。
俗话说,社交网络“始于约炮,兴于炫耀,终于代购”,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其实不管是约炮还是炫耀,都指向了社交得以兴盛的同一个前提:展示自我——就像孔雀开屏一样,是通过炫耀自己的魅力,看能不能约到炮。
那为什么说社交会“终于代购”呢?这是因为社交这东西一旦加入过多商业化的东西,就变味了,特别是推荐购物、代购这些东西,很容易把原本很和谐的社交朋友关系搞得难堪。
支付宝与微信:“金融+社交”还是“社交+金融”?
然而,相比微信“社交+金融”的模式,新支付宝的模式更偏向于“金融+社交”,在金融需求的基础上加入社交元素。以群功能为例,微信的群类型并没有划分而且只要是好友就可以加入,但是支付宝除了有“普通群”之外还有“特色群”,包括“经费群”、“吃货群”、“活动群”和“娱乐群”四种群(其中“经费群”必须先缴费才能进入),比微信更进了一步。
这样看来,支付宝虽然抄了微信群的功能,但却青出于蓝胜于蓝,根据用户的不同金融需求将群功能细化,解决了微信群没有解决的用户痛点。
支付宝另一项值得关注的新功能是“借条”,它让朋友间借钱时可以打一张电子借条约定借款的金额、期限与利息,到期后支付宝系统会自动提醒还款,如果出现逾期不还款的情况,系统甚至可以自动扣款。从模式上说,支付宝的“借款”功能已经和P2P个人网贷差不多了,但是朋友间借钱收利息这件事在人情上是否行得通还有待商榷,另外如果出现逾期不还款而且支付宝账户里的钱也不够时该怎样追回借款也是一个重要的风控问题。
归结,如果以后支付宝加入“朋友圈”功能,过多的金钱交易还是会杀死社交关系,或者也会极大地限制一个人的社交范围,背离真正的社交。毕竟,社交不等于你吃了啥买了啥有多少钱。
当然,支付宝这么做无可厚非,因为它本身就没有社交基础,如今通过金钱社交这一狭窄入口切入,再联接上阿里广大的“商家”资源,属于从零到一,是可以讲得通的。而如果要说杀入社交,或者说要挑战微信,那是想多了。
【本文为MBA智库资讯/Bin整理编辑,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
更多精彩内容 ,下载MBA智库资讯APP或关注微信公众平台:mbalib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