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

微信号

微信已实名3年私人号在线购买批发

做“私域运营”一定要用“微信”吗?

做“私域运营”就一定要用“微信”吗?这个问题你有没有认真思考过?我问过很多人,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认真想过,还有不少人反问我“不用微信做私域,那么怎么做私域?”。什么事情都要问问为什么,尤其是在电商这个我熟悉的领域里面,我深深的明白在这个行业中是不存在“不言而喻的真理”,在这个行业中所有的方法论都是可以随时被推翻的,因为经营一家网店或者实体店也好,经营一个品牌也罢,或者做一个网红达人,运作一个社群,不管形式如何,反正就是“做生意”嘛,“做生意”所有的方法论都来自于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之类的学科,而这些学科最大的问题就是所有的理论都不是通过“逻辑推理”得到的,全部都是“实证归纳法”得来的,但同时,又没有办法完成“重复试验结果”的检验。我们认可这些学科本身是科学的原因,是因为这些学科认同“可以证伪”,一旦否认了“可证伪”这一条,这些学科现有的所有理论全部都变成“迷信”了。如果,你还相信科学不崇尚迷信,希望找到做生意的方法论,那么就让我们抱着怀疑的态度一起聊聊“为什么私域运营就一定要用微信呢”?关于“私域运营”的名词解释应该没必要去聊了,我相信大家都能理解,反正就是把用户往自己的池子里面捞呗,变成客户也好,变成粉丝也罢,反正要变成和自己有关系的人,自己能直接触达他们。互联网流量红利终结了,新客户的获客成本飙升,关注老客户的增长运营,注重老客户的长期价值才是出路。关于“私域运营”没有什么争议,咱们先放在一边不管它了。接下去,我们聊聊微信在私域运营过程中能干嘛。通常情况,利用微信做私域运营大概有这么几种方法:第一种,建立社群,用社群的运营思路借助微信群的功能来运营私域,这个时候就需要把人拉到微信群里面,然后输出各种有价值的利益,以此为基础建立社群。但是随之产生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这些人哪里来?第二个问题是:社群的本质是所有成员彼此认同,并且能从社群中获取有价值的利益,那么你怎么让这些人彼此认同?并且让他们觉得能获得有价值的利益?由这两个问题就延伸出来一系列的方法论和技巧,比如:种子用户、超级用户、用户增长,这三个常见的方法论;以及裂变、内容运营、粉丝运营这三种常见的技巧。结果你发现,用微信和不用微信都要做这些事情,对这些事情本身来说“微信”只是一个工具,而且是一个非必需的工具,如果你的种子用户是从超级用户中筛选出来的,那么有没有微信群是无所谓的。与其自己辛苦的维护一个微信群,不如和某个达人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他们的触达能力和维护粉丝的能力比你强多了,人家是专业干粉丝和内容的;与其自己利用微信群去做裂变,还不如找个MCN机构合作一把,哪怕只是组织一波底部的素人主播和新人,通过营销活动来完成用户的裂变增长,都比自己做微信群要高效。社群是不在乎形式的,“微信群”对于社群而言,不是必须存在的一个环节。第二种常见的方法是:微信一对一聊天。这种方法背后的方法论其实是“通过社交建立信任”。“信任”是由古至今所有商业的基础,通过社交达成彼此信任是一个非常高效的事情,微信是一款为满足社交需求的应用,所以比较容易发挥社交的力量。但是,回到重点问题“你要解决的是信任”问题,而不是社交问题,也就是说“社交”只是中间过程并不是目的,目的是“信任”。如果你是一个大V,那么自然不用担心微信聊天过程中对方不理你,现在的问题就是“我们都是路人甲”,用户凭什么信任你?尤其是你就是来做生意的,用户早就启动了“心理保护机制”根本不给你机会。你回忆一下,你了解的所有相关技能技巧,全部都是建立在“你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基础之上的,然后更多的所谓“干货”是教你怎么打造自己的微信个人账号。哎!你有这个时间,不会找一个现成的意见领袖合作一下呀?微信是有明显的圈层效应的,是符合真实世界的实际情况的,每个人在一个特定的圈层中都是具备了中心人物和影响他人特性的。举个例子或许你就很快理解这一点了:小明想买一部手机,但是小明完全不懂参数、配置之类的,又被网上的广告搞的晕头转向的,哪怕确定买华为了,但是具体哪个型号仍旧下不了决定,最后小明找了同事寻求了帮助,因为他这个同事很懂手机,是一个3C数码控。小明的那个同事在身边的人眼里,针对3C数码就是一个意见领袖,在他身边的人都是信任他的。为什么你不去找这样的人合作呢?非得把自己打造成“专家”?如果你已经是专家、意见领袖了,那么这样做是对的。如果你不是,并且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也没有掌握相关的运营技巧,你为什么非要选择自己不会的呢?为什么不选择“拿来主义”呢?建立信任是目的,微信聊天只是工具和过程而已,别本末倒置了。第三种常见的方法就是,发朋友圈。反正发广告是肯定被唾弃的,给面子的屏蔽,不给面子的直接删除或者拉黑。你回忆一下,所有和发朋友圈相关的技巧,全部都是教你怎么把一个“广告”包装成不像“广告”。通过发朋友圈的目的是什么?是希望更多人知道,朋友圈没有转发功能,如果希望通过转发来获得更多的用户触达,那么你还得设计一系列背后的链路。不就是让信息触达更多用户吗?微博自带转发功能、抖音自带标系统算法推荐功能、快手有圈层叠加算法功能、再不济,花点钱通过类似智钻功能还可以做到精准人群的精准触达。你何必吃力不讨好,非要通过朋友圈来做这个事情呢?除了以上三种以外,当然还有公众号、微商城、实体门店之类的,以及把他们结合起来运用的各种技巧,究其根本无非就是解决信任、增长、触达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和工具的,微信并不是唯一选择,在某些方面都不是最佳选择,并不是说选了微信就万事大吉了,该做的事情一件不能少,该花的钱一份也不能少,那么你何必和微信死磕呢?当然,我们应该承认微信在社交方面的绝对优势,因此,围绕私域运营这件事情,我们需要站在更高维度来看待这件事情,把整个互联网甚至线下的一些业态也结合进来,用户喜欢在哪里就让他们在哪里带着;用户习惯在哪里获取信息,我们就去哪里触达他们;用户相信谁,我们就和谁去合作,方法论都是被高度概括的,具备一定的通用性,并且维度越高通用性越高,所以视角拉的越高方法论越有效,微信是一款有高效的工具,它的确是商业链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非把方法论套在这个工具上,并且以一款工具为核心去推导商业逻辑,那是瞎胡闹。更何况我们现在面对的方法论本身就是可以随时被推翻的,在商业这个领域中没有真理存在。最后咱们总结一下:私域运营很重要,必须重视;微信是一款不可或缺的工具,但是能发挥的作用有限,千万不要一条道走到黑!
相关推荐